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文/夏虫工作室
核心观点:*ST新元(维权)能否迎来困境反转?一方面,*ST新元重整迎来新的进展,随锐科技确认为重整投资牵头人,其市值高峰时曾超200亿;另一方面,*ST新元财务造假落地,不涉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事项。然而,*ST新元退市风险仍在,且年前通过重整保壳难度大。*ST新元亟需相关方平衡风险及利益,采取其他策略解决当前保壳重任。
近日,*ST新元财务造假落地,多名高管被罚。
*ST新元通过虚增业务手法,两年半虚增营收3.39亿元、虚增利润超5200万元。上述行为导致公司信披违规被处以800万元罚款;时任董事长、总经理朱业胜被罚400万元,并被采取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时任董事、常务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张瑞英被罚250万元;时任董事、江西万向新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毅被罚100万元;时任董事、副总经理盖平被罚6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ST新元的重整也引来进展,随锐科技为重整投资牵头人。随着立案调查事项出清,*ST新元又是否能够迎来困境反转?
能否困境反转?保壳迫在眉睫
首先,财务造假事项不触及强制退市。
2022年5月至2024年6月,*ST新元通过虚构分布式存储装备集成业务的方式,虚假确认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利润。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ST新元分别虚增营业收入1.67亿元、1.01亿元和7098.84万元,分别占当期披露营业收入的29.52%、43.09%和32.18%;分别虚增利润总额2603.93万元、1680.29万元和941.91万元,分别占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23.81%、8.39%和18.21%。
根据《行政处罚决定书》 认定的情况, 公司不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 第十章第五节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其次,25年完成重整或存挑战,保壳任务迫在眉睫。
今年6月,公司进入预重整程序。2025年6月30日,公司披露了《关于公司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及预重整的提示性公告》,申请人以被申请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备重整价值为由,请求法院裁定对被申请人进行重整及预重整,并通过预重整程序清偿申请人的债权。
11月10日、11月11日,公司收到临时管理人发来的《新元科技重整投资人遴选结果告知函》和《公证书》。获悉新元科技重整投资人遴选评审委员会根据《新元科技重整投资人遴选评审规则及评分细则》依法评审打分,并经江西省抚州市赣东公证处进行现场监督公证,确认随锐绿技行启宸联合体(牵头投资人:随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新元科技重整正选投资人;确认光和金资投资联合体(牵头投资人:汕头市光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新元科技重整备选投资人。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2025年退市风险较大。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表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同时,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公司最近连续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公司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公司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42.5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5502.48万元。若2025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且扣除后的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或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公司股票将面临终止上市风险。
随着重整投资人确认,公司退市风险是否可能通过重整方式被解除?
需要指出的是,公司目前仍然处于预重整阶段,还未向法院提交预重整工作报告,仍未进入重整程序。与此同时,重整程序在法院裁定重整后到重整完成极限完成时间至少或需要超30天(30日债权申报+1日债权人会议表决+1日法院裁定重整计划+1日执行重整计划+1日法院裁定计划执行完毕)。换言之,公司年前完成重整或存在较大的挑战。
一方面,公司基本面退市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年前完成重整或存挑战,那公司是否还有其他保壳措施?
公司核心退市主要为负净资产及营收规模可能触及退市。我们注意到,A股ST公司有部分通过债务豁免或注入优质资产保壳等策略。以惠天热电为例,其在2023年底通过一系列非常规的“保壳”操作,成功避免了因净资产为负而退市的命运。即惠天热电控股股东承接并豁免公司债务约10.58亿元,直接增加资本公积和净资产。
*ST新元在公告中也表示,公司将配合临时管理人与正选投资人及联合体内全部成员开展重整投资协议磋商、签订以及退市风险化解工作,相关工作进展将由临时管理人另行通知。
随锐科技是否注入?
颇为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重整牵头投资人为随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随锐科技)。
据公开资料,随锐科技创立于2006年1月,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业内领先的“智能云网产品与方案提供商”,业务覆盖中国31个省市区、港澳台以及全球95个国家与地区。随锐科技是中国重点扶持的、在信息技术领域自主研发及可控的高科技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创新科技产品”驱动公司发展,紧跟国家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软件公司硬件化,互联网公司实体化,科技公司智造化”,专注提供智能云网产品与解决方案;目前已形成通信云与协同办公、商业显示与大屏显示控制系统、人工智能机器人三大主营业务板块。
随锐科技一度被业内视为中国云视频的Zoom,受中国移动、富士康集团、用友网络、泰豪集团等各路资本热捧。在疫情期间,公司市值一度超200亿元。

随锐科技于2016年3月挂牌新三板,但在2021年6月摘牌。摘牌前公司业绩增速尚可,公司2019年营收为9.85亿元,增速为104%,净利为4077万元,增速为25.6%。
公司摘牌背后被市场解读或为IPO上市准备。值得注意的是,随锐科技在定向募资中附带回购义务。
据悉,公司2020年第二次股票定向发行中,申万宏源投资管理(亚洲)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万宏源(亚洲)”)作为境外合格投资人QFII参与了本次发行。其中,由实际控制人舒骋、李思佳同申万宏源(亚洲)签署的补充协议中,关于回购事项做出了如下约定:公司未能于2024年12月31日内完成合格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或2024年12月31日前,公司股东佰昌科技服务(天津)有限公司或其他投资人要求公司实际控制人回购其持有的随锐科技股份时,申万宏源(亚洲)有权要求公司实际控制人回购其持有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可单独全额收购或者由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指定的一个或者多个第三方收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