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社会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者应掌握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了解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和具体的方法,认识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方针与原则。
二、课程内容
(一)功能主义的观点
1、社会病态论
2、社会解组论
3、亚文化论
(二)冲突理论的成因论
1、价值冲突论
2、群体冲突论
3、阶级冲突论
(三)生物社会论的成因论
(四)标签理论的成因论
(五)其他关于社会问题较有影响的理论
1、经济制度论
2、综合要素论
(一)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
1、透视性观点
2、整体性观点
3、群体性观点
4、客观性观点
(二)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
1、收集社会问题信息的方法
(1)全面调查
(2)重点调查
(3)抽样调查
(4)个案调查
(5)观察法
(6)社区考察法
(7)实验法
2、分析资料的方法
(1)统计法
(2)比较法
(3)文献法
(一)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方针
1、坚持国家、社会和群众三方面相结合的方针
2、坚持物质援助和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针
3、坚持整体协调、综合治理的方针
(二)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1、规律性原则
2、规范性原则
3、公众性原则
4、效益性原则
5、进步性原则
三、考核知识点
1、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
2、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与方法
3、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四、考核要求
(一)社会问题的基本理论
1.识记:
(1)社会病态论;
(2)社会解组的三种方式。
2.领会:
(1)亚文化论;
(2)冲突理论的成因论。
3.应用:
(1)标签理论的成因论;
(2)经济制度论 ;
(3)综合要素论。
(二)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与方法
1.识记:
(1)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论;
(2)收集社会问题信息的方法。
2.领会:
(1)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
(2)观察法的分类。
(三)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1.识记:
(1)解决社会问题的指导方针;
(2)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2.领会:
(1)规范性原则;
(2)效益性原则。
3.应用:
(1)进步性原则;
(2)规律性原则。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