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3950208961

咨询时间:08:30--21:30
您现在的位置:福建自考网>复习资料 > 正文

福建自考《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精要(4)

来源:福建自考网   发表时间2020-09-28 11:33:54
自考助学

16主语指受事与事或工具的主谓结构有何特点?

(1)主语往往是有定的(确指)或周遍性的。

(2)谓语往往是复杂的,即不只是一个单独的动词。如:所有的地方都去过了(受事主语);每人交一元(与事主语);这支笔不能写大字(工具主语) 这些例子里的谓语都是复杂的。"所有的”"每人”这两个主语是周遍性的,"这支笔”这个主语则是有定的。

#指出名词性偏正结构做谓语的两种类型?

(1)由名词或是性质形容词不带"的”字直接做定语的格式。例如:我是上海人、这女孩大眼睛,这类谓语前边也可以加上"是”变成动词性谓语,否定的时候也用"不是”。

(2)由状态形容词做定语的偏正结构,如:这人挺高的个儿,这类谓语前面一般不能加"是”。无论哪种类型,名词性偏正结构作谓语,中心语所指事物必须是主语所指的人或事物不可分离的部分。如不在特定的语境中,我们只能说"这个人黄头发”,不能说"这个人黄裤子”

17举例分析主谓结构做谓语的七种类型?

将整个主谓结构的主语记做S,把谓语部分的主语记做S#39;。

(1)S和S#39;之间有时有领属关系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这个人心眼儿好”、"咱们班一半是江苏人”。

(2)S或S#39;是时间词或处所词,"今晚我们开会”、"南京这些天正下着雨”;而且当S是处所词时,没有"的”字,如:"窗外空气真好”

(3)S或S#39;是后面动词的受事,"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怕”(S受事),"我今天的报纸还没看呢”(S#39;受事)

(4)S是与事或工具,如"小王我已经告诉他了”(与事),"这副眼镜我看书用”(工具)

(5)有的时候S与S#39;意义上的关系十分间接。如"这些事你可以编个理由了”

(6)S或S#39;也可以是谓词成分,"他们做调查工作很有经验”(S#39;"做调查工作”是谓词性成分)"做调查工作他们很有经验”(S"做调查工作”是谓词性成分)

(7)表示周遍性的词语只能放在主语位置上,此时全句往往采用主谓结构做谓语的格式,如"什么活儿我们都干”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精要(二)

18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有何不同?

主语和谓语的关系可以从结构、语义和表达三个不同的方面来观察

(1)从结构上来看,主语一般在谓语之前,两者之间的联系,跟其它各种句法结构比较起来,要算是最松的。主要表现在:一、主语和谓语之间往往可以有停顿,而且主语后面可以加上"啊、吧、呢”等语气词跟谓语隔开。例如:我吧,从小就爱看书。二、只要不引起误解,主语往往可以略去不说。如:(我)前天晚上到的。

(2)从语义上看,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是很复杂的。就动词谓语而言,有施事主语,受事主语,与事主语,有的主语则是动作凭借的工具,有的主语则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或处所。猫抓住了一只老鼠(施事)饭已经做好了(受事)这个孩子我教过他英语(与事)这支笔只能写大字(工具)下午我们去北京(时间)地上躺着一个人(处所)

(3)从表述上来看,说话的人有选择主语的自由。"哪儿有书?书在哪儿?”主语往往表示已知的确定的事物,而强调事物的周遍性的时候,也往往把它放在主语的位置上。什么地方都去过了、谁都知道

19请论述把主谓结构中的时间词和处所词看成主语的理由?

(1)时间词和处所词都是体词,体词一般只能做主宾语,不能做状语。

(2)主谓结构往往可以转换成反复问句的形式,如:"你去”可以转换成"你去不去”,偏正结构不能转换成反复问句,如:"立刻打电话”不能转换成"立刻打不打电话”。

(3)主谓结构加上"的”字做定语,主语和动词谓语之间可以插入"所”字。例如:"他写的书 他所写的书”。偏正结构加上"的”字做定语,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不能插入"所”字。

(4)主语和谓语之间可以插入"虽然、如果、即使”等连词,如"你去不去 你虽然不去 你如果不去”状语和中心语之间不能插入此类成分。

20分析由两个真宾语组成的双宾语格式的主要类型。

(1)表示给予:送他一份礼。

(2)表示取得:买了他一所房子

(3)表示等同:叫他大哥。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考试提醒

【福建自学考试】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加关注微信公众号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 考生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专业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关注公众号

回复“免费资料”领取复习资料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点击收起

在线咨询

微信群

联系
电话
扫描
二维码
反馈
建议
回到
顶部

13950208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