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考试大纲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食品微生物学》,殷文政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
第一章 绪论
介绍微生物学和食品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微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微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微生物的五大共性,食品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1. 掌握:食品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2. 熟悉:列文虎克、巴斯德和科赫在微生物学发展中的作用。
重点: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简史,微生物的共性。
难点:微生物多样性。
第二章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繁殖方式。
1. 掌握: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
2. 熟悉:放线菌、蓝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
3.了解: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的基本特征;食品中常见的细菌。
重点:细菌的个体形态、细胞结构,群体特征,繁殖方式。
难点:细菌细胞壁的组成、结构及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第三章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介绍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繁殖方式。
1. 掌握: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2. 熟悉:酵母菌、霉菌的繁殖方式。
3.了解:酵母菌生活史、霉菌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
重点: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群体特征、繁殖方式。
难点:酵母菌的生活史。
第四章 非细胞型微生物
介绍病毒、亚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繁殖方式。
1. 掌握:病毒的基本特性、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一步生长曲线。
2. 熟悉:噬菌体的繁殖方式,烈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及溶源菌的特点。
3.了解:亚病毒。
重点:病毒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噬菌体与食品工业的关系。
难点: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及一步生长曲线。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微生物营养类型及多样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方式,根据不同微生物各自的营养要求,配制相应的培养基。
1. 了解微生物营养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
2. 掌握培养基配制的原则和方法,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
重点与难点:微生物的营养要素和培养基配制的原则和方法。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化能自养微生物、化能异养微生物、光能营养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和特点,微生物的的独特代谢途径,微生物的代谢调控与发酵生产。
1. 掌握:化能异养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和特点。
2. 熟悉:化能自养微生物、光能营养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和特点,微生物的分解代谢。
3. 了解: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谢途径,代谢调控与发酵生产。
重点:化能异养微生物、化能自养微生物、光能营养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和特点。
难点:化能异养微生物的产能方式和类型。
第七章 传染与免疫
介绍传染、免疫、抗原、抗体的基本概念,引起传染的主要因素。
1. 掌握:引起传染的主要因素,抗原、抗体的的基本概念。
2. 熟悉:免疫的基本概念和类型、内毒素和外毒素的特点及概念。
3. 了解: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重点:引起传染的主要因素,内毒素和外毒素的特点。
难点:抗原和抗体。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长与控制
介绍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群体生长规律、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1. 掌握:典型生长曲线各期的特点及应用;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2. 熟悉:有害微生物的控制措施。
3. 了解: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
重点: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影响因素,高温、消毒剂的灭菌(消毒)方法。
难点: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制。
第九章 微生物的生态
介绍微生物在土壤、水体、空气、人体及极端环境中的分布规律;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1. 掌握:微生物在土壤、水体、空气、人体中的分布规律。
2. 熟悉: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重点与难点:影响微生物在土壤及水体中分布的主要因素。
第十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介绍遗传物质在细胞内的存在部位和方式,基因突变的特点和类型,诱变育种的基本原则及营养缺陷型的筛选过程,菌种保藏。
1. 掌握:基因突变的特点和类型,诱变育种的基本原则
2. 熟悉:菌种衰退、复壮和保藏。
重点与难点:基因突变的特点和类型,诱变育种的基本原则。
第十一章 微生物与食品生产
细菌、酵母菌、霉菌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1. 了解参与食醋酿造、乳制品发酵、酿酒工业、调味品生产、有机酸生产的微生物的种类及其作用。
2. 掌握醋酸细菌、乳酸菌、酱油曲霉菌、酿酒酵母菌的基本特性。
重点与难点:微生物在不同食品加工生产中所起的作用。
第十二章 微生物与食品的腐败变质
微生物可分解食品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导致食品腐败变质,可采取适当方法杀死或抑制其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控制食品的微生物污染,延长食品货架期。
1. 了解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
2. 掌握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和食品微生物污染的控制。
重点与难点:微生物影响食品变质的基本条件,不同食品被微生物污染后腐败变质的特点。
第十三章 微生物与食源性疾病
介绍食源性疾病、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食品介导的消化道传统病的特点及发生的条件。
1. 了解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和真菌性食物中毒。
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和真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及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重点与难点:细菌性食物中毒和真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原因和条件,食物中毒发病的机制。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相关推荐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化学专业《中级有机化学》课程考试大纲
05-10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化学专业《中级无机化学专题》课程考试大纲(上)
10-29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化学专业《中级无机化学专题》课程考试大纲(下)
10-29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工商管理(物流方向)专业《管理学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11-02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课程考试大纲
10-202021年10月福建师范大学自考专业有哪些?
09-082021年10月福建师范大学本科自考报名时间
08-31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美术学专业《美术鉴赏与批评》课程考试大纲
10-22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课程考试大纲
10-22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美术学专业《美术概论》课程考试大纲
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