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教育心理学,但各项体制制度现在并不完善,发展时间还较短暂,容易出现问题。学生管理过程中教育心理学已经成为了重要的一部分,学校从学生的实际内心想法及态度为出发点,适当结合课堂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教育心理学方法及策略的不断完善,还是会发现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得到社会和学校的关注,想办法解决问题,并杜绝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学生管理,教育心理学,模式探究,管理策略
我国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人们每天都在通过各种途径了解新知识。当代青年学生作为我国国家未来的发展希望,其心理健康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的发展进程。但是目前我国青年与老一代人相比,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更加的前卫,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较为超前,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刺激。所以我国教育行业的工作人员需要学习与心里教育相关的知识,主动了解当代青年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重视基于教育心理学的管理模式的建设与发展,提高当代青年的综合素质。
1、教育心理学对学校建设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教育事业作为国家的基础建设事业,该领域的高速发展有利于我国人才的储备和未来的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校在进行教学管理工作中能够直接从学生实际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态度着手,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管理模式,推进学校教学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完善,有利于培养具有我国时代特征、心理健康、成绩优异的新青年,为我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
2、教育心理学的学生管理模式策略分析
青少年承担着祖国发展的重担,是国家发展的新鲜血液,因此对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心理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学生的素质管理,进而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下面笔者就从学校管理、学生自我管理以及教师管理三个方面对教育心理学的管理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2.1 学校方面
首先学校应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规划中,并且加大人力、物理资源的投入,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小组,聘请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定期进行授课,争取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加入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中;还可以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将其日常的心理状况以及存在的心理问题记录在档案中,便于教师及时进行针对性的开导。而且档案可以是终身的,这样能够具有长期的有效性。在开展心理健康课的教育中,为了更全面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学校还需要扩大范围,采用多样化的形式,例如创建网上心理咨询平台、专家现场心理咨询会等等,丰富的教育形式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有积极的作用[2]。
其次学校应该筹备建立心理健康管理制度和方案,尽量保证方案及制度能够被广大学生群体主动接受并执行。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奖励制度,不仅能够有效约束学生,使其严格遵循规范中的内容,还能推动他们产生相互竞争,互相激励监督,这样能够快速提升管理效果。
最后除了心理健康管理制度,学校还需要完善心理危机处理机制,将这一机制以班级为单位应用。学校应在班级中设置心理健康委员,随时掌握班级内部的心理健康情况,一旦出现心理危机的现象,必须上报给学校,然后由学校采取相应解决措施进行处理,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解决危机,进而通过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提升整体管理效率。
2.2 学生方面
对于学生来说,首先需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以及评价,如果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就会导致自我评价出现误差:当自我评价较低时,就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导致缺乏自信心,严重还会自暴自弃。自我评价较高时,就会容易产生自大的心理。因此可以说自我认识与评价对学生心理有很大的影响。
在正确认识自我后,学生需要重视起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锻炼自己的适应能力,良好的适应能力能够促使乐观积极情绪的生成,最终使自己处于心理平衡的状态。此外,需要积极地配合学校开展的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从与人相处到面对挫折,一定要做到积极乐观,不论面对学习还是生活,出现问题时都不要逃避,要明白出现心理问题并不可怕,及时解决才是最重要的[3]。
2.3 教师方面
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教育心理学应用于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中,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能够养成正确的学习意识以及积极的学习态度。例如,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教育心理学了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判断其人生观、价值观有没有出现偏差,然后通过正确的心理引导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此外,教育心理学的应用还应该集中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上,心理教育是需要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因此教师也需要加大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引导学生产生正确心理想法,逐渐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为青少年未来的发展做好铺垫。
3、结语
总而言之,教育心理学在学生管理上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自我管理下的管理模式能够更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最终保障其心理健康,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更加稳定。
参考文献:
[1]雷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的构建:内涵、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03.
[2]李宁.基于教育心理学的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J].科技资讯,2018,1606.
[3]胡文彬.教育心理学课程结构优化初探[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303.
[4]高婷.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交际,2018(04).
[5]刘春.跨学科视角的教育管理学探视[D].大连理工大学,2010.
孙剑溪.基于教育心理学的学生管理模式探索研究[J].中外交流,2019,26(19):120.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